他打开随身终端,输入一行新的系统注释。
“未来秩序,不属于系统,不属于评分。”
“它属于每一个在风里走着的人。”
与此同时,灰域正式发布全球公告。
即日起,系统将逐步过渡至“社会行为协同演化模型”阶段。
评分机制在未来十二个月内,转化为纯建议性轨迹反馈。
所有评分记录归档为历史样本,不再作为即时行为干预依据。
世界,真正迎来一个新的时代。
一个后评分时代。
那晚,秦川回到江南老城区。
街角那家小拉面馆还在营业。
他推门而入,坐在最角落的位置。
老板娘认出他,笑着打招呼。
“还是老样子?”
秦川点头。
一碗热气腾腾的面端上来。
没有系统评分。
没有路径优化。
没有任何数据提示。
只有一碗普通的面,一段普通的等待,一种简单却真实的存在感。
他低头吃面,吃得很慢。
像是在用身体记住一种久违的节奏。
一种不被任何逻辑、评分、权重定义的节奏。
一种,真正属于人的,慢慢走路的节奏。
夜色下,江南老城区的灯光稀稀落落。
秦川从拉面馆走出来,天边泛着一抹淡淡的光。
雨后的空气干净而清冷,地面还留着尚未蒸发的水迹。
他站在街角,望着远处模糊的城市轮廓,心里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安静感。
不是结束。
是归位。
灰域系统全球转型公告发布后的第四十八小时,各大平台响应积极,城市自治协同反馈机制加速成型,社会秩序波动幅度下降至历史最低。
人群开始真正习惯,没有系统评分也能自己找到路径。
而灰域,也终于走到了它该走的位置。
那天上午,秦川主持召开灰域最高治理结构未来计划会议。
他提出一项从未公开讨论过的机制。
“系统退场过渡模型。”
简称STM。
会议室内一片寂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