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所有人都明白,这意味着什么。
这意味着秦川准备让灰域,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幕后。
STM模型的核心理念是:
一、灰域系统将以渐进式方式逐步降低自身行为干预频率;
二、评分历史数据归档封存,不再更新,转为社会研究样本;
三、系统结构主控权逐步移交至全球各地社会自治组织;
四、最终实现系统架构自身虚化,仅保留最底层基础设施作为备用支撑。
换句话说。
灰域,不再是世界的指路人。
它只是留下一座桥。
一个曾经支撑过人群学会自己走路的隐形桥梁。
秦川在会议记录最上方亲笔写下八个字。
“来处是路,归处是人。”
那天下午,全球二百多个社会自治平台代表通过远程会议共同签署《灰域未来秩序自治协作备忘录》。
备忘录确认:
未来十年内,灰域系统将逐步淡出主流社会治理结构,社会自治协同框架将全面接管秩序维护职能。
这不是失败。
是完成。
是灰域真正意义上完成了它作为“时代过渡载体”的使命。
当晚,秦川一个人走在江南江边的长堤上。
风吹得很冷,但他没有加快脚步。
他打开随身终端,调出灰域核心权限管理界面。
屏幕上弹出一行提示。
【是否进入系统终章退场准备模式?】
他静静地盯着这行字,没有立刻按下确认。
而是转身,看着远处灯火点点的城市。
那个他花了十几年,用无数心血和赌注,帮助修补过的世界。
现在,它终于学会了自己呼吸,自己行走,自己在风雨中坚持。
秦川深吸一口气,按下了确认。
系统后台悄无声息地启动终章流程。
没有警报,没有断裂。
只有一种极其温柔的后退。
像是一个老人,在确认孩子已经可以独自行走后,悄悄退出了舞台。
那晚,秦川在随身终端最后一次编辑灰域系统主控日志。
日志上只留下一句话。
“系统存在,不是为了控制世界。”
“而是为了在世界不再需要它时,体面地告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