院内众人都服下解药后,待到中毒最深的几人,症状也已明显好转时,已是午后,野利罗霍等一众羌人,尽都疲惫不堪。
此时,忽然几声闷雷,滚滚从远处传来,天际边黑云压城,一阵风裹着黄土吹过,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土腥味,眼见一场暴雨顷刻便至。
于是,赵世便邀野利罗霍等人,同到洛阳城中一坐,一来好让桑巴活佛好好静养调理,以防其年老体弱,身体再有变故;二来邙山本是丘陵地带,山上多土少石,山雨若大,他们一众部族所暂居的窑洞,恐怕有塌方的隐患。
野利罗霍看了看被人搀扶着,依旧气息奄奄的老喇嘛,又望了下远处如墨的乌云,知道赵世说的在理,况且今日之事,多亏乔峰、沈括相救,若要再拒人千里,于情于理,都说不过去。于是答应下来,单手抚胸行礼,以示感谢。
还未下得邙山,风雨已然来袭,待到他们一众人马,踩着泥泞到得城门口时,雨已下的牛筋般粗细,阴暗的天色中,辨不清东西南北。
种谊纵马当先,引导众人来到平乐楼下,早有掌柜、伙计打着伞、捧着蓑衣迎了出来,也不用赵世多做吩咐,径自有五六个伙计迎上前去,有人将氐族部从,带到二楼擦洗歇息饮食;有人则牵引马匹,到后院马棚躲雨喂料;有人将上好的厢房收拾妥帖,供桑巴活佛休息;掌柜则陪引着赵世等人,请野利罗霍上三楼高阁更衣饮茶……一应接待,都布置的井井有条。
野利罗霍见赵世只请自己一人到楼上高阁,其余部众都被安排在了别处,不禁有些迟疑,手下的扈从武士也站在原地望着他,等候示意。
野利罗霍侧头望了眼乔峰,心知赵世若要加害自己,只此一人,自己便带再多的扈从武士也是无用,索性一摆手,让部下只管随着伙计去吃饭歇息,自己抬起牛皮硬靴,在地上磕了磕泥水,便大步随着赵世上楼去了。
上得楼来,野利罗霍不禁呆了一呆,高阁当间的厅堂布局摆放,完全不是宋人一贯的屏风挡遮、画几迎门、居中挂屏楹联、正上匾额高悬的风格。
只见大堂中间,铺了张极大的毡毯,上面有红、蓝、绿三色交织着的花纹,粗犷而色沉,两根梁柱上,分别挂着藏羚羊、白牦牛两个兽首,梁柱当中的一面墙上,挂着一幅唐卡,画上描绘的是羌族神话“蒙格西送火”的故事。毡毯不远处,用砖石黄土砌了个一尺见方的火塘,火上吊着个圆形铜釜,正咕嘟嘟冒着热气,一股羊肉香味裹着房间里点着的藏香扑面而来。
(注:蒙格西送火的故事,是羌人世代相传的一个神话,传说上古时,女首领阿勿巴吉与天上火神蒙格西相爱成亲,生子名燃比娃。后由于天上恶神喝都作祟,施以魔法,使天昏地暗,大地出现第一次冬天,白雪茫茫,朔风凛凛,地冻天寒,草木枯死,人人蜷缩在洞中,奄奄待毙的阿勿巴吉命其子燃比娃上天寻父取火。燃比娃历尽艰辛,在其父蒙格西的帮助下,设法将神火藏于白石之中,瞒过喝都的监视和阻挠,历经三次磨难,始将神火带到人间,使人间有了火,有了温暖和光明,战胜寒冬和漫长的黑夜。)
此情此景,正是羌族酋长贵族毡帐碉楼中的日常风貌,野利罗霍心中顿时大感亲切,上楼前的一丝疑虑转瞬间荡然无存。
赵世等人此时已入室更衣,有一童仆托着一件衣物,请野利罗霍将身上的湿衣换去,野利罗霍见童仆手中捧的,也一般是羌人所穿的便袍,便随着童仆走进一间内室,将身上袍服换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