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国诏的颁布,白家的新生儿有了光明正大面世的机会,白氏堂亲特地到白府像白景瑜致谢。得到白景瑜的首肯,白景容备了厚礼,亲自去了沈府,邀请白棠参加孙子孙女的“小满月”宴。
之前白家因为生出双子,恐引人注意,所以孩子的“洗三”都没有办。幸得白景瑜上门劝说,这才将孩子找回,没有酿成惨剧。白家人也从孩子娘刘氏口中得知,此事是白棠从中劝说。如今更是得知,此国诏的颁布有白棠的功劳,更是对其感激。
如今皇帝颁下国诏,双生子不再被视为不祥,且白棠又因上表此事,被圣上亲封“嘉懿县主”。若能请来白棠参加孩子的“满月宴”,不仅能让众人知道双生子乃“自然之理”,更能给孩子一份殊荣。
宴会日子订在孩子出生后的第12天,这孩子出生十二天也是有讲究的,叫做过“十二晌”也有叫“小满月”之称。听老人们说,孩子到了十二天,孩子母亲因生产而打开的骨缝可以合上了,也就意味着已经过了月子里最重要的一关。需要办宴庆祝。按照习俗,这一天还要给产妇吃饺子,意思是捏骨缝。
白棠两辈子都没凑过这热闹,一早就穿戴整齐,等着白氏带她一同出门。
此次是白棠作为县主参加的第一个宴会,举家同行。虽然白棠挺不想带沈老夫人和沈慕冉,可是沈君安都发话了,而且还特地一再交代沈老夫人不可妄言。看到沈老夫人被自己儿子教训的一张脸红白交加,她也不想太计较,让娘亲为难。
沈老夫人非要跟着去参加宴会,可不是为了给白氏在娘家亲戚面前撑面子。而是想沾县主的光,被人恭维巴结。再有就是老话说,上了年纪的老人多接触新生儿,可延寿。沈老夫人年纪大了,怕死的狠。听到这个说法,死活都要跟着来凑热闹。
因为沈君安拘着自己亲娘,以至于沈老夫人来京城这些年也没有参加过孩子的满月宴,好不容易逮住一次,可不得赶紧凑上去。
次日沈君安上朝后,白棠率领众人去参加宴会。
关于送新生儿什么礼物,白棠也是打听了一番,所以她准备了两捆大葱,两个铜钱吊坠,吊坠中间是她亲自给孩子画的护身符。吊坠是白薇帮忙编的,白薇手特别巧,乍一看,还以为是什么工艺品。这两样都是有寓意的,意为祷祝此儿聪睿、进财。当然她也带了贵重的礼物,两个孩子一人一个大金锁,这东西是白氏准备的。
白棠到了以后,被奉为上宾,两个孩子都被放到她怀里轮流抱过。说是沾沾白棠身上的贵气!
放下孩子,白棠看着众人依次给孩子送礼,很是有趣。
在诸多礼品中,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孩子外祖母的:首先是每人六双不同颜色、不同款式的虎头鞋。虎为百兽之王,穿虎头鞋,据说可去病避邪,保佑孩子长命百岁。鞋上除了必具的虎头、虎眉、虎目外,还有莲花头、牡丹头、南瓜头……有歌曰:一对牡丹一对莲,养的孩子中状元;一对石榴一对瓜,孩子活到八十八。
看着这些白棠很是羡慕,她小时候肯定没有这些。
还有那个迷糊鞋也很有意思。所谓迷糊鞋是连帮儿带底儿一个囫囵个儿的鞋子。鞋底儿还缀着一缕彩缨,意思是:孩子刚刚来到人世,穿上此鞋可在阳间迷路(忘掉回阴间的路),能在此家扎下根儿。
看着主家对着孩子忙忙碌碌,白棠甚感有趣,只是孩子毕竟太小,没一会儿就闹困闹饿,产妇也需要休息,所以没多大会儿,众人便被请去了宴会厅。
厅里瓜果点心、茶水俱全,听着众人聊着家长里短也挺有意思。只是,如果没有那不和谐的声音就更好了。
“你们说,这双生子不祥,真的是假的吗?别我来吃个喜蛋,再惹一身晦气回家。”
“嘘,你可赶紧闭嘴吧,皇上都发诏书告诉百姓,双生子不祥是假的,你还敢瞎说,不怕掉脑袋。”
“说假的就假了?那双生子不祥,上百年都是这么传下来的。怎么突然就假的了?反正我是不信。你等着吧,说不定这宴会一会就会出事呢。”
“行了,你可别瞎说了,怪吓人的。”
“吓人?你刚才看到那两个孩子没?还没只猫大,能不能养活还两说呢。”
“你可嘴下积德吧,今日你是来吃席的,不是来吃屎的。”旁边一个看不过去的妇人张口斥责。许是怕被主家听到,那人被骂了,也没有回嘴,而是哼哼的转身自去吃茶点。
白棠是习武之人,耳力好,所以不远处的妇人们说的话,她听的一清二楚。
她也想过这种情形,毕竟是相传百年的说法,不可能因为皇帝的一纸诏书就改变世人的看法。但是听到他们如此妄议两个孩子,心底还是不高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