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尖小说网

笔尖小说网>和疯批反派HE了 > 第282章(第1页)

第282章(第1页)

一群人走出宗庙,舜英径直走向集贤殿,元旭紧随其后,其馀人各归其所。

元旭在大雍仍领丞相之职。奉宁之围解除后,他率先抵达洛京,一边修缮宫殿,一边马不停蹄从阊江和奉宁召集一帮官员,热火朝天修订新朝各项制度。

新朝用新法,舜英武将出身,对这些管理制度体系只会用丶不会造,更不会改革。于是初初提了些方略,其馀放手给元旭和云飞燕等人,又求元璟四处找寻隐居的名士。

她并未担心太久,大雍立国结束了持续三百多年的中原内战,民心所向,自有大儒为其辩经。以虞正则丶曲雍和为首的名士纷纷赶往洛京投奔明主,参与各项制度修订,集贤殿盛况空前。

「等冰消雪化,碧宁书院又可以开山收徒了」,舜英巡视完集贤殿后,在游廊上边走边与元旭闲聊,「集两国学子,碧宁书院可以再扩建。」

「扩建倒是简单」,元旭思索片刻,沉声道,「只是……太平年代文教必会兴盛,眼下这些事都是地方上管理,可否在中枢单设一个部门?」

想了想又说:「丞相丶太尉和御史大夫事物过于集中,对如此疆域可能会力不从心。」

舜英心念一动,顿时明白他在暗示这两职务权力过大,需分散制衡。于是停了脚步,听他继续往下说。

元旭又说:「九卿之中有六卿,只掌管宫廷事务。」

舜英笑了:「赋税和兵马是当务之急,先理个大章。吏治丶户籍丶律法这些又繁琐又紧要,大改需十分谨慎,不如先参考前朝用着……修订时广进言路,先拿几个郡县试试丶若有不妥还得调整,理个十年八年也无妨。」

元旭得到准话,松了口气,跟在她身后边走边闲扯家常。

舜英笑了笑:「有事不妨直说。」

元旭酝酿半晌,艰涩道:「事关冯太后迁宫……」

舜英有些讶异:「她不是好好在升阳住着?」

元旭鼓起勇气,讷讷道:「臣斗胆请求,将冯太后移出升阳旧宫,或是让端王殿下长居洛京。」

舜英霎时明了,脸上显出糟心:「差点忘了他俩。」

去年,舜英离开阊江之后,承禕并未表现出对冯太后的敌意,一应供养如故,直到冬月底阖族迁徙……

阊江朝廷风向已变,对承禕的称呼也从「陛下」变成「大皇子」,一为新帝和皇子,一为诸侯王太后,尊卑易位,不知多少人等着逮冯姮错处丶向新帝示好。元旭不忍心冯姮落到如此境地,便私下找春羽说了当今局势。

冯姮的反应很平静。

直到迁宫当天,宗室及文武百官齐聚大庆殿,她在宝慈宫放了一把火,将前殿无数人引到宫道围观。她就那样站在烈火中,高声斥责新帝篡权夺位丶承禕卖国求荣丶宗室数典忘祖,所有人不忠不孝不节不义……

众人被吓得一哄而散,生怕多听半个字。宫中潜火队立刻出动,到了宫墙外却被承禕的内卫拦住。

然后,这位不到十四岁的少年,神色平静地吩咐内卫钉死大门,再将通往宝慈宫的所有道路严格把守,不许任何人来救火。

元旭央求这个央求那个,见他们实在无动于衷,只好亲自上阵丶一双细嫩肉掌被宫门灼得冒烟。元承禕大惊失色,只好吩咐潜火队救火丶宣御医替元旭疗伤。

折腾大半天,冯太后终于想通,坐上去升阳的楼船。不偏不倚,承禕将卧房定在她隔壁,一路上十分配合,她要抹脖子就递刀丶她要上吊就送白绫丶她要绝食就倒鸩酒……这对祖孙闹了一路,终于全须全尾迁回旧宫。

冯姮再次被圈禁在升阳宝慈宫,封锁门窗时,她满眼怨毒,元承禕神色平静丶却有盖不住的失望。

承祉与冯姮感情深厚,好容易压住对兄长的恐惧,替祖母求了几句情,被承禕一同打包丢进宝慈宫。

元旭提及此处,眼中忧色浓重,欲盖弥彰补了句:「端王殿下好歹是陛下长子,若真……恐污了清名。」

舜英唇角抽搐几下——人人私底下都传承禕狠辣果决丶刻薄寡恩,清名这玩意儿,他有吗?

想了半晌,她移开话题:「这事等不了几天自会解决,如今大势已定丶你身居要职,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!」

语气很严厉,眼神却很温和。

元旭松了口气,躬身目送她走远,眼神逐渐清澈,唇角不自觉上扬。

她还是他熟悉的那个人,永远都是。

去年回洛京后,舜英一直住上书房后的昭阳殿,昭阳殿正南是宴客的玉明殿。这些天年节,承禕带承徽住玉明殿东侧棠梨宫,苻隽住西侧麟趾宫。

苻洵回昭阳殿时,前殿围了一堆人。承禕正小心翼翼从傅母手中接过襁褓,跟知蕤大眼瞪小眼,知蕤眉开眼笑凑过去啵唧一口,承禕顿时僵住……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