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这位新县尊虽比不上当年的长孙县尉,最起码肯干些实事,修桥铺路,不至于被周围县城嘲笑。」
「乡亲们议论此事,都觉多亏那座断桥,拦住圣驾,才能赶走贪官污吏。于是大伙给这座桥起了个名字,叫拦圣桥,每次经过那座桥时,都会下来步行,以示对天子的敬意!」
李慕唐道:「是这样啊。」
过了拦圣桥,前行不久,便到了鲁城县。
这是李慕唐离开沧州以后,第一次返回鲁城县。
中间隔了八九年,只觉这座县城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,大街上商铺林立,人烟稠密,比庭州治县都繁华多了。
李慕唐拿出一张纸,按照纸上的提示,一边走一边问人,很快来到城东南一处小街上。
从街口往里数,第五户民居,是一座四四方方的小院子。
李慕唐来到院门外,拍了拍门。
不一会,里面传来「哒哒哒」的声音,大门很快被拉开,露出一张稚嫩的小脸,
问:「你是谁啊?」
那是个五六岁的小童,长得还挺高,脸上有好几处伤疤,手上还拿着一个小弹弓,一看就是个调皮的孩子。
李慕唐笑道:「你是小荣吗?」
小童惊讶道:「是啊,你认识我吗?」
李慕唐笑道:「我是你堂兄。」
小童先是一愣,随即大喜,扭头就朝屋里面狂奔,嘴里大喊道:「爹,娘,堂兄来了!」
不一会,李慕唐的二叔李休哥便走了出来,打量了李慕唐一眼,哈哈一笑。
「好小子,竟长得这般壮实,入秋的徵兵考核,你一定能过!」
李休哥也是契丹人,不过他和李莫哥不同,当初留在了契丹。
后来契丹被灭,他成为俘虏,原本是要被送去江南一座折冲府,充任府兵。
对这些生长在北方的契丹人来说,前往江南生活,会非常不适应。
尤其是他们的家眷,根本不会农耕和织布,就算给他们田地,也没有生产能力,很可能饿死。
李休哥正感绝望时,李莫哥忽然来到营州,找到了他。
兄弟俩见面后,都感嘘,李休哥十分后悔,当初没有听李莫哥的话,随他去唐朝。
李莫哥花了不少钱,求了不少人情,总算打点成功,让他分配到沧州折冲府。
在李莫哥帮助下,李休哥一家人得以在沧州安家,李休哥也成为大唐沧州折冲府的一名府兵。
府兵是轮值的,一年只需要成值四个月,其他时间可以忙农事。
李休哥如今已习惯了府兵生活,他妻子也学会种由。
除了最开始的不适应,他们很快发现,在大唐生存比在契丹更容易一些,不用担心冬天被饿死,也不用担心其他部落来劫掠,
李休哥对自家兄长充满感激,所以十分热情的招待侄子。
他老婆是个能干的女人,不仅学会了大唐的农耕,祖传的放牧也没丢下,家里养了八头羊。
李休哥命妻子宰了一只羊,款待大侄子。
到了正午,叔侄俩坐在屋子里,一边吃着羊肉,一边喝着酒。
李休哥的儿子李荣也坐在门槛上,抱着一根大羊腿,啃得非常欢快。